Leetcode-3 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 Python

1. 题目

给定一个字符串,请你找出其中不含有重复字符的 最长子串 的长度。

示例 1:
输入: “abcabcbb”
输出: 3
解释: 因为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是 “abc”,所以其长度为 3。

示例 2:
输入: “bbbbb”
输出: 1
解释: 因为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是 “b”,所以其长度为 1。

示例 3:
输入: “pwwkew”
输出: 3
解释: 因为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是 “wke”,所以其长度为 3。
请注意,你的答案必须是 子串 的长度,“pwke” 是一个子序列,不是子串。

2. 解题思路

2.1 朴素解法,暴力搜索

 为了枚举给定字符串的所有子字符串,我们需要枚举它们开始和结束的索引。假设开始和结束的索引分别为 iijj。那么我们有 $0 \leq i \lt j \leq n $ ,$0≤i<j≤n $(这里的结束索引 j 是按惯例排除的)。因此,使用 ii 从0到n - 1,n−1 以及 j 从 i+1 到 n 这两个嵌套的循环,我们可以枚举出 s 的所有子字符串。

 要检查一个字符串是否有重复字符,我们可以使用集合。我们遍历字符串中的所有字符,并将它们逐个放入 set 中。在放置一个字符之前,我们检查该集合是否已经包含它。如果包含,我们会返回 false。循环结束后,我们返回 true。

2.2 滑动窗口

 利用python 的字典,或者java中的Map<Character, Integer> map
存储每个字符出现位置的索引。
 使用变量end来记录上次该字符出现的位置长度,删掉从该字符前一次出现,及其以前的重复出现,也可以理解成不重复字符串的开始位置;
 使用变量m来记录不重复字符出现的最大长度;
 each是遍历字符串的当前index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class Solution:
def lengthOfLongestSubstring(self, s: str) -> int:
if len(s) == 0 : return 0
end = 0
dic = {}
m = 0
for each in range(len(s)):
if s[each] in dic :
end = max(end,dic[s[each]]+1)
dic[s[each]] = each
m = max(m,each-end+1)

return m

第二种理解思路
 求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的长度,从头到尾遍历字符串时(索引index),考虑到无重复字符,我们先把字符逐个放到容器set中,并更新最长子串的长度,如果遇到了重复字符,即当前遍历的字符在set中,则要从set中删除重复字符,包括这个重复字符前面的所有字符,也就是从当前子串的最左边(left)开始删除,直到删除重复字符

3. 总结/分类

 字符串,滑动窗口

Leetcode-2 两数相加(Add Two Numbers)

1. 题目

给出两个 非空 的链表用来表示两个非负的整数。其中,它们各自的位数是按照 逆序 的方式存储的,并且它们的每个节点只能存储 一位 数字。

如果,我们将这两个数相加起来,则会返回一个新的链表来表示它们的和。

您可以假设除了数字 0 之外,这两个数都不会以 0 开头。
示例:
输入:(2 -> 4 -> 3) + (5 -> 6 -> 4)
输出:7 -> 0 -> 8
原因:342 + 465 = 807

2. 解题思路

        简单题,注意链表操作和进位即可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# Definition for singly-linked list.
# class ListNode:
# def __init__(self, x):
# self.val = x
# self.next = None

class Solution:
def addTwoNumbers(self, l1: ListNode, l2: ListNode) -> ListNode:

head = ans = ListNode(0)
is_carry = False
while l1 != None and l2 != None:

num = l1.val + l2.val
if is_carry:
num = num + 1
if num >= 10:
num = num % 10
is_carry = True
else:
is_carry = False
ans.next = ListNode(num)
ans = ans.next
l1 = l1.next
l2 = l2.next

while l1 != None:
if is_carry:
if l1.val + 1 >= 10:
ans.next = ListNode((l1.val + 1) % 10)
is_carry = True
else:
ans.next = ListNode(l1.val + 1)
is_carry = False

else:
ans.next = ListNode(l1.val)
l1 = l1.next
ans = ans.next

while l2 != None:
if is_carry:
if l2.val + 1 >= 10:
ans.next = ListNode((l2.val + 1) % 10)
is_carry = True
else:
ans.next = ListNode(l2.val + 1)
is_carry = False
else:
ans.next = ListNode(l2.val)
l2 = l2.next
ans = ans.next

if is_carry:
ans.next = ListNode(1)
is_carry = False
ans = ans.next

res = []
while head != None:
res.append(head.val)
head = head.next

# return "".join([""+str(each) for each in res])[:-1]
return res[1:]

3. 总结/分类

  链表操作

Leetcode -1 两数之和(Two Sum)

1. 题目

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,请你在该数组中找出和为目标值的那 两个 整数,并返回他们的数组下标。
你可以假设每种输入只会对应一个答案。但是,你不能重复利用这个数组中同样的元素。
示例:
给定 nums = [2, 7, 11, 15], target = 9
因为 nums[0] + nums[1] = 2 + 7 = 9
所以返回 [0, 1]

2. 解题思路

2.1 朴素解法(暴力遍历)

通过两次循环,每次循环遍历列表,这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(n^2)

2.2 哈希存储

思路:利用hash表,key:当前值,value:索引
解题方法:遍历数组时,查询hash表中,是否存在target - nums[i]。
若有,返回当前索引和存在的key的value;
若不存在,则将当前值和索引存入hash表中
python中的字典就是天然hash表;c++中的unorder_map;
Java中HashMap<Integer,Integer> hm = new HashMap<Integer,Integer>();

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class Solution:
def twoSum(self, nums: List[int], target: int) -> List[int]:
nums_hash = {}
for each in range(len(nums)):
dif = target - nums[each]
if dif in nums_hash:
return [nums_hash[dif], each]
else:
nums_hash[nums[each]] = each

3. 总结/分类

数据结构的巧妙利用

leetcode - 904 水果成篮


在一排树中,第 i 棵树产生 tree[i] 型的水果。
你可以从你选择的任何树开始,然后重复执行以下步骤:

阅读更多